大家可能都还记得,10月10日,两位在杭州小住了三年的“国宝”级贵客——大熊猫“成就”和“双好”两兄弟,坐上飞机,回成都老家,配对生熊猫宝宝去啦。
“老的”大熊猫走了,“新的”大熊猫要一年后才来,这样一算,杭州动物园里大熊猫的房子,也就是大熊猫馆,要差不多空上一年呢。30平方米的房间、60平方米的小花园,又在西湖边,这房子就这么空着,多可惜啊。
这不,原来大熊猫的邻居,小熊猫“惦记”上了这个黄金地段的“带花园小洋房”。
记者刘云制图高薇摄影江玥
杭州动物园住着小熊猫一家19口它家原来的房子不到大熊猫家的一半
小熊猫,尽管名字和国宝大熊猫只差了一个字,但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动物。熊猫,属于大熊猫科;小熊猫,属于浣熊科,甚至可以说,它们俩连亲戚都不是。
还有一点容易搞混的是,小熊猫虽然属于浣熊科,但和浣熊也不一样。
看到浣熊,你可能会脱口而出叫它“干脆面”,的确,有的干脆面包装印的图案就是它。小熊猫跟浣熊长得很像,但仔细看也有分别:浣熊既有黑眼圈又有环纹尾巴,小熊猫没有黑眼圈,只有棕黑色和棕黄色相间的环纹尾巴,而且红褐色的毛更鲜艳。
杭州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一家共19口,原来住在大熊猫隔壁,它们的家没有大熊猫家大,房子面积约10平方米,花园30平方米,不到大熊猫家一半。
两套房子用天梯打通
最胖的小熊猫也可以放心走
小熊猫的心思,动物园“洞察”到了。大熊猫的豪宅暂时先“借”给小熊猫住住吧。
昨天中午,杭州动物园副园长江志,带我们去看了小熊猫一家的新房子。
动物园把大熊猫馆和小熊猫馆连了起来,一头是小熊猫的小花园,一头是大熊猫的小花园,两个花园中间架起一条天梯。
这样一来,小熊猫可以随时顺着梯子从小熊猫馆溜达到大熊猫馆,两边都变成了它的家。
天梯,用木头制成,长约15米,离地面高约4.5米,在半空中。天梯中间路过一棵青桐树,走到一半,累了,还能在树荫下歇歇脚。天梯的两头,还都装了绳子做的软梯,方便小熊猫上下。
江志说,天梯宽约40厘米,是专门测算过的,保证19只小熊猫哪怕最胖的一只,也可以稳稳地来回。19只小熊猫,最胖的大约16斤,最瘦的约10斤。天梯的宽度、承载力,是以最胖的那只小熊猫为标准来设计的。
天梯架起来,小熊猫开心吗?
换作是你,突然接到通知,说把你对门家打通,房子给你了,而且还在楼道里给你搞了个游乐园,你说你开不开心?
中午1点多,我们就站在天梯边,看小熊猫在梯子上,来来回回。
有的小熊猫,看着比较有目标,从这头起步,一步不停,直通另一头;有的小熊猫,那就比较诗意了,上了梯子,走两步停三步,东看看西看看,尤其是青桐树底下,一屁股坐下,发起了呆,不知道是不是晒着太阳赏风景。
小熊猫超级喜欢晒太阳,尤其到了冬天,都爱爬到大树顶上晒太阳,所以在四川一带,它还有一个名字“山门蹲”。
江志说,中午很多小熊猫都午睡了,要是一早一晚去,梯子上可热闹了,搞不好还要排队上下呢。
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看着小熊猫上上下下,兴奋得不行,“小熊猫在爬楼梯!它能爬这么高!”
几乎每个路过,或者本来专程来找大熊猫的人,看到小熊猫走天梯后,都拍起了照片。江志说,“架梯子目的之一,就是让大家看看小熊猫走路、爬高,尤其是看它从你头顶上爬过去,特别有意思。”
梯子离地面大约4.5米高,有小熊猫爬过,人站在梯子下,感觉它就像是在自己头顶上晃悠。有一瞬间,我很担心,它们会不会掉下来?
江志说,天梯的设计也想了很多版本,要最安全,那就是做一条小隧道,但缺点是游客看不到里头;梯子两边加栏杆,对小熊猫来说,天天爬上爬下,栏杆的作用也不大。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2015年的12月5日,那一天,杭州下了当年冬天第一场雪。雪出乎意料的大,西湖景区里很多大树,被积雪压断了枝条。有三只“眼疾手快”的小熊猫,顺着断掉的树枝,跑了出去,在西湖边晃荡了好多天,才回到了动物园。
小熊猫生性能爬能跑。这一次,动物园干脆给它们地盘,让它们使劲爬使劲跑。对19只小熊猫来说,这真是突然添了个游乐园啊。
以后动物园会越来越开放可以看黑猩猩检查牙齿、亚洲象修趾甲
这样一来,现在的小熊猫们都住上了两室两花园。这个豪宅它们能住多久?
江志说,暂时住到明年4月份,到时,大熊猫家就要开始重新整修了,换个新样子,等到明年10月份,要迎接新的大熊猫。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熊猫又要“挤”回小房子了。等到时候,这些天梯会挪到小动物乐园,那里有小熊猫的新家,地盘更大,而且有循环天梯,足够它们玩耍,和游客的互动也会更多。
江志还讲了个让人很高兴的消息——
以后,杭州动物园会越来越开放,可以跟大家互动的动物,或者可以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动物。
现在大家已经可以看到的,每天下午3点左右,饲养员会带队,领着火烈鸟一家出门,走到大草坪上,还有金刚鹦鹉,都会在草坪上晃来晃去,大家可以近距离看到它们。
另外,还可以看黑猩猩检查牙齿。动物园现在住了7只黑猩猩,饲养员和它们很亲近,指指嘴,它们就会“啊”地一下把嘴巴长大,饲养员把手伸进去摸摸牙齿好不好,闻闻有没有口臭。
看小熊猫做“引体向上”。以后,小熊猫家都要锻炼,树干上挂两个圆环,饲养员会指挥小熊猫,把爪子伸高,够到圆环上,上下几趟,看两个前肢有没有力气,肌肉长得好不好。
看亚洲象修趾甲。公象“诺诺”,是大象界的“英雄种象”、全国动物园的“优秀象女婿”,每年都有母象排着队来配种。“诺诺”已经5吨重了,个头实在是大,全身重量都靠四条腿,腿脚要是有什么毛病,那就惨了。
野外的大象,每天都为了找吃的跑来跑去,一天要走不少路,所以脚很少有角质增生、趾甲开裂这些情况。但养在动物园里的就不一样了,虽然有个小院子,但毕竟地方小,一天走来走去也没多少步,所以趾甲长太长,倒扣到肉里,或者是脚指甲裂开,都是问题。
所以,大象要经常修趾甲。它修趾甲,可比人类费劲多了。首先,专门定制了训练笼,留出了修脚的位置,方便“诺诺”把脚翘起来。又弄了全套修甲设备,比如一把锉刀,特制的,足足有成人半臂多长,非常沉,饲养员就抱着锉刀,一刀刀磨。磨完了,还要抹凡士林。
江志说,像黑猩猩、小熊猫、亚洲象的这些日常训练、体检项目,以后都会对游客开放,每天固定时间,掐点去就可以看到,让大家可以更了解生活在动物园里的这些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