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寒潮席卷全国多地,南宁也开启了“速冻”模式。昨天南宁的最低气温,更是刷新了下半年的最低记录。现在出个门,大家恨不得上身把保暖衣毛衣棉衣全部裹上,下身秋裤棉裤毛裤全穿上,反正是怎么暖和怎么来。也许有人会好奇了,天气那么冷,人都快受不了了,动物园里“怕冷”的动物们,它们现在还好吗?它们又是如何过冬的呢?大家别担心,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其实早有准备,现在小动物们都在“花式取暖”呢!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南宁动物园的两栖爬行馆时看到,刚刚泡完“温泉”的小鳄鱼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晒起了温暖的“日光浴”;而在不远处的蛇类“宿舍”,眼镜蛇、蟒蛇也慵懒地盘在暖灯下,十分惬意。饲养员告诉记者,眼前这条体长3米的缅甸蟒,是所有蛇类里最怕冷的,为了让它顺利过冬,动物园花了不少心思。

南宁市动物园饲养员刘海华
因为缅甸蟒(在气温)超过22摄氏度以下就容易引起感冒、肺炎之类的,所以缅甸蟒我们也是特别照顾它,加热灯(在)冬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给)那些蛇保持22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它才能安全过冬,(现在)室内应该是26摄氏度这样。


同样怕冷的还有节尾狐猴,来自热带地区的它是忠实的日光浴爱好者,所以天气转冷,平时活泼的节尾狐猴家族一下安静了不少。不过没关系,没有太阳取暖,暖哄哄的电油汀也不错哦。瞧,小家伙们正在油汀上扎堆取暖呢。

而相比两栖类和灵长类动物,拥有大长腿的长颈鹿,用这些小设备取暖明显就不管用了,所以,动物园特意给它们每晚都准备了炭火取暖,让室内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当然除了这些取暖措施外,动物们必要的“食补”也是少不了的。
南宁市动物园动物管理科动物饲养员 徐国洪
入秋以来,我们(对)部分动物进行(饮食)调整,增加一些(饲料)量以及维生素、鱼肝油,增强动物的体质,提升动物保暖能力。

相较于大部分动物开启的“取暖模式”,首次在南宁过冬的大熊猫绩美绩兰就显得有些“画风不同”了。饲养员告诉记者,大熊猫天生自带保暖又防摔的“大衣”,即便是现在的低温,它们也能在户外惬意地吃吃喝喝,甚至越冷越嗨。
南宁市动物园动物管理科动物饲养员 徐国洪
我们这个耐寒耐冷的大熊猫,它喜欢(现在)这个温度,它(最近)的活动也比较频繁,有时候它可能会尽情地去玩一下水,比较开心,我们会科学的采取防寒保暖工作。
记者:宁珊 周圆曦 见习:陈睿 通讯员:涂竣
编辑:陈雅雯
审核:刘捷
来源:新闻夜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