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橙融媒12月9日讯 据《呼和浩特晚报》报道(记者 马妍)“我们小区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可能需要救助。”“我发现一只还不能飞的红隼。”“我们这里有一只鹦鹉需要救助。”近期,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频繁接到市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共救助野生动物十余只。
11月26日12时,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保护站接到任务,在赛罕区石化大桥郊野公园河道内有一只鸟被困需要救助,从线索提供人照片判定,该鸟为鸬鹚,俗称鱼鹰,属于三有保护动物。赛罕分局保护站野生动物救助人员立即前往救助。
救助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沿郊野公园河道寻找,虽然没有找到被困鸬鹚,但却发现了河道内生活着一只凤头鸊鹈和骨顶鸡成鸟,它们羽翼丰满,身体健康。

“它们大概会作为留鸟选择在我市越冬。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更多的候鸟选择来我市中转迁徙,同时,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成为留鸟,为我市冬天增添了独特的色彩。结合候鸟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每年都有少量候鸟成为留鸟,像2021年冬天,大黑河最西端就有四五只鸬鹚选择留下过冬。”赛罕分局保护站站长党海龙介绍。
“在如意河大桥下,有一只鸟落在水面上,能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救助吗?”11月29日19时许,市民张先生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反映。
随后,记者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保护站。保护站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发现凤头鸊鹈1只,赤麻鸭2只。“经观察,几只鸟均无明显外伤,羽毛丰满,并且已经转移至活水处。鉴于以上要素,我们已经与辖区派出所沟通,接下来将采取监测方式进行保护,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不会过多干预。”党海龙告诉记者。
但随着我市气温逐渐下降,考虑到河面冰封情况,12月3日下午,如意开发区派出所联合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的工作人员,将如意和大桥下的几只候鸟送往呼和浩特市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市共计救助各类野生动物十余只,社会各界共同关爱野生动物,将会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健全的城市生态系统起到积极作用。”呼和浩特市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高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