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网 - 动物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展现“明星”动物跌宕的人类际遇
6.biz | 商业搜索

展现“明星”动物跌宕的人类际遇

信息来源:dongwu.biz   时间: 2023-06-17  浏览次数:14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一只被莫扎特厚葬的椋鸟,一只遭到达尔文“始乱终弃”的象龟,一头在丢勒和达利的画中游荡的犀牛……这17种在神话、历史抑或新闻中的“明星”动物,后来怎么样了?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动物奇形录》里,美国跨界新锐作家埃莱娜·帕萨雷洛搜集了这17种“明星”动物的生平故事。

从人类的文化史解读动物的生命轨迹

从史前的冰冻山洞,到NASA天空实验室3号的车间;从达尔文小猎犬号的船舱,到丢勒和达利的画布……17篇精悍优美、风格各异的随笔,带着纪录片的匠心与小说家的罗曼蒂克。

比如,1515年,德国画家丢勒创作了一幅木刻版画《犀牛》,画面中的犀牛四肢粗壮,布满鳞片,眼睛像牛,耳朵却像是猪耳,鼻子上的角长且薄,向上挺起近45度的角……在创作这幅画之前,丢勒其实并没有见过犀牛,他只是根据目击者送来的一张草图,再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作而出。可是,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个犀牛的形象却大受欢迎,甚至被英格兰、比利时、法国的自然历史书和百兽图录所复制,成为犀牛与“概念的犀牛”的合体,甚至取代了真实的犀牛形象。

美国作家埃莱娜·帕萨雷洛的《动物奇形录》,即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作者并不是直接陈述人与动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而是借助这些颇富创意性和启发性的非虚构故事,来讲述各种动物的生平与轶事,并将史料、神话、新闻与个人的想象力融为一体,将动物的生命轨迹与人类的文化史和社会史相互参照,来探究人类曾经如何看待动物、如何对待动物,生物学上的动物如何与人类想象中的动物交织在一起,从而提醒人类,究竟应该与动物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从动物的眼睛中重新找回自己

埃莱娜·帕萨雷洛目前是作家、演员、俄勒冈州立大学创意写作副教授,2013年获独立出版奖非虚构类金奖。《动物奇形录》这本虚实交融、全新的创意性非虚构作品曾入选《纽约时报》2017年度瞩目好书、《卫报》《出版家周刊》2017年度十佳图书。《纽约时报》盛赞:“一次对我们与自然关系的深度冥想,简直荡魂摄魄。《动物奇形录》可能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动物书,也是唯一一本让我大笑出声的书。”

动物被人类赋予某种精神性的力量,进而在人类艺术史上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包括帕萨雷洛笔下的椋鸟之于莫扎特,一战时期一只受伤的信鸽之于法国七十七师步兵团的战士,其时,一只飞出战壕的信鸽,即是一面象征着可能性的旗帜,它让陷入绝境的战士心存希望,鼓励他们不放弃最后的机会……

基于此,《动物奇形录》被视为人与动物关系的蒙太奇调皮小史,是后人类时代的新动物寓言,也是作者对自然本质的灼热沉思。在“人类”概念分崩离析的世纪,我们需要从动物的眼中重新找回自己。正如作者帕萨雷洛所说,“我心目中的动物是明亮、华丽、痛苦的错误。是我无常欲望和极力无视残酷现实的活生生的证明。”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动物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