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
老朋友们又从南方回来啦!
近期,迁徙的天鹅进京歇脚
它们陆续降落在一些库区和河道
休息、觅食

在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上千只越冬的灰鹤、数十只苍鹭
和首次造访的两只丹顶鹤
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北京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
每年春天都有大量候鸟由南向北迁徙过境
2021年全年监测到的鸟类达360多万只

鸟类的“眷顾”
成为首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我们为您重点介绍
几位我们身边的小伙伴


雨燕
常见于北京古建筑的堂前檐下
是我国常见的鸟类
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妮妮”的原型
每年春天雨燕从非洲
迁徙上万公里来到北京
有国际专家评价
雨燕堪称“一带一路”生态合作“大使”

近几十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
大量古建筑被高楼大厦所替代
雨燕主要栖息地遭到破坏,数量明显减少
伴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和保护力度的加大
雨燕种群逐渐回归壮大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数据显示
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繁殖前在5000只以上
繁殖后可能达10000只以上

除了雨燕,你有没有发现
在公园、小区绿地
黄鼠狼、刺猬、松鼠……
野生小动物们也渐渐多了起来

就在不久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惊艳“亮相”
成为高山滑雪赛场上的最萌“观众”
越来越多的野生小动物们
开启了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的生活
近几年来,震旦鸦雀、青头潜鸭
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频现京城

黑鹳、褐马鸡、鸳鸯等
在北京的分布区不断扩大
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回密云山地
大足鼠耳蝠、小菊头蝠、香鼬等兽类也在北京出现

在房山,北京为世界濒危珍禽黑鹳建立了“黑鹳保护小区”
目前已形成100多只的固定种群,并且稳定增长
不仔细数一数,大伙儿一定不知道
北京的野生动植物已达2684种
陆生脊椎动物596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
野生鸟类达500多种,超过全国鸟种数量三分之一

野生动物日益“寻常见”
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态密码”
我国幅员辽阔
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
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以首都北京为例
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6%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
现已建成79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6.8万公顷
约占北京市域面积22%
使全市90%以上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孟紫薇
流程编辑 严圣淼